太冲穴位置及功效(太冲穴的正确按揉方法)
太冲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它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防治各类与肝有关的病有特效,如两肋胀痛、失眠、烦躁、浑身无力、食欲不振、面色晦暗、腰痛、腹泻、遗尿等。下面,养生知识网带大家了解一下太冲穴位置及功效以及太冲穴的正确按揉方法! 太冲穴的位置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太冲穴的作用 1. 附注:肝经输穴、原穴。 2. 太冲穴意义: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 3.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急行的风气,其性热燥。 4. 运行规律:循肝经上传中封穴。 5. 太冲穴功效:燥湿生风。太冲穴有熄肝风,清头目,理下焦,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的作用。 太冲穴的正确按揉方法 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太冲穴主治病症 太冲穴主治肝肾、少腹、前阴及神志等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难产、乳痈、阴痛、精液不足、狐疝、遗尿、癃闭、淋病、呕吐、胸胁支满、绕脐腹痛、浮肿、便秘、飱泄、头痛、眩晕、目痛、喉痛、嗌干、口渴、厥心痛、筋挛、脚软无力、脚气红肿、五趾拘急、腰背疼痛、腋下肿、瘰疬等。 现代又多用太冲穴治疗高血压、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血小板减少症、乳腺炎等。 太冲穴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目赤肿痛,胁肋胀痛,黄疸,疝气,遗溺、尿闭,遗精,崩漏,闭经,滞产,小儿惊风,脚软无力,以及肝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等。 太冲穴治感冒:在感冒初起,有流涕、咽痛、周身不适等感觉时,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减轻感冒带来的不适,甚至可以使感冒痊愈。 具体方法是:先用温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而后用大拇指由涌泉穴向脚后根内踝下方推按,连续推按5分钟,然后,再用大拇指按摩太冲穴(大脚趾与二脚趾缝上1.5分处)由下向上推按,双脚都按摩,每侧按摩5分钟。按摩后,即刻会感到咽痛减轻,其他症状也会随之减轻;甚至痊愈。 |